作者: 来源: 点击:609 发布日期:2022-04-08 15:24:01
这是在高一6班上课时的一次真实的经历。某天与学生一起回忆文化常识“朔”与“晦”意思之不同。“朔”指农历每月的第一天,“晦”指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。学生常有弄混淆者,备课时我头脑中闪现过如何区别二者的念头。但当时只是一闪而过,并没有找到区别的点,使学生听过之后即清晰并记住二者的不同。
上课时,不知哪里来的灵感,突然想到了作家“王朔”,然后从该名字说开去,感慨这个名字起的不俗,因为“王”即王者,是最厉害之意;“朔”又指第一,岂不是很棒。想到从前一位学生的名字叫“王冠一”,王、冠、一,三个字叠加可谓非常饱满的表达了父母望子成龙的心愿。用起名字所选字的例子,学生应该能轻松记住“朔”与“晦”的不同了。
课后上网搜索名字中带“朔”的名人,还查到了“东方朔”“杨朔”。东方朔是西汉著名的文学家,有《答客难》《非有先生论》等名篇。杨朔与刘白羽、秦牧并称为“中国当代散文三大家”,他有《荔枝蜜》《香山红叶》等名篇。也了解了作家王朔,他有小说《我是你爸爸》《一半是火焰,一半是海水》等作品,他还是著名编剧,参与编制的喜剧有《编辑部的故事》,电影《甲方乙方》等。
查阅了资料后我更加坚信,通过举名人名字的事例,学生是能区分“朔”与“晦”的。“朔”指第一,虽然其中的“一”是数字中最小的一个,但它代表的是一个新的起点,加之这个“一”前还有个“第”字,所以很了不起。因为“第一”是每一个有朦胧竞争意识的人都心向往并追求的。而“晦”是农历每月的最后一天,这是一个终止的象征,自然少有人用它做名字,即使有那也一定与其表示的“末”无关吧?
上课时,不仅举了“王朔”的例子,也对“朔”与“晦”进行了总结。虽然这只是40分钟课堂上一个微不足道的知识点,但却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。针对学生知识的盲点精准施教,才会有事半功倍之效。把记忆性的知识,想方设法让学生轻易掌握是教师的职责之一。以往总认为,学生应该自己通过各种趣味联想死记或妙记、巧记琐碎的知识点。现在却觉得,教师有义务帮助学生并给他们提供一些联想的通道。否则,单纯告诉学生要联想记忆,学生并不懂如何联想、与何联想。相信,通过名字的举例,学生会对记忆性的知识少一些恐惧,多一些平和。
文科性的琐碎知识,需要学生的思维拥有“旁逸斜出”的能力。这里的“旁逸斜出”指的是联想、想象相近、相关、相似的事、物、人等。“旁逸斜出”是发散思维能力培养的过程。发散思维能力强是一个学生思维敏捷、灵活的标志之一。而发散思维能力的培养,一定离不开课堂上教师引领学生进行的思维训练。记住某个词语的意思有以下方法:字形探源(甲骨文的写法)、课本回忆(学习过的知识)、姓名关联(名人姓名的启示)、诗句成语(常用的理解误区)、偏旁结构(推测词义或拆解)等等。
突然想到,讲“朔”与“晦”的区别时,应先让学生回答如何区别。之后在黑板上写出王朔、杨朔、东方朔三个名字,并分别在其后写上代表作品或身份,观察教师启发后学生的反应,如果此刻学生能注意到“朔”作为名字的特点,自然便领会了“朔”与“晦”的不同,教师最后只需三言两语总结便可;如果学生没有发现这一特点,教师便从强调代表作品或身份入手启发学生,尽量让学生自己意识到名字代表“第一”的特点,寄托了父母的美好愿望,随后简单总结即可。这样层层递进的设置与引导,更能体现出学生思维培养、发展的过程,学生参与探究并发现知识会带给他们更多的成就感,比教师和盘托出答案好很多。而现实中这种情形下,教师常常急于展示自己的水平而忽视了学生的主体身份,所以很多课堂看不到学生从不会到会的思维发展过程。希望自己的语文课堂多一些引领学生探究、发展思维的“慢镜头”。“慢”是真正求知的过程,是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,是显示教师点拨的过程,“慢”之后的总结是教师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和认识水平的过程。
俗话说:慢工出细活,那么,精品课堂一定也离不开师生的“慢工”。语文课堂,快易慢难!只有慢,才能做到析、品、赏、叹,由析至品,依品而赏,因赏生叹。语文课堂的愿景,吾已有之,并追求之,探索之!